导航
  首页 > 外文学术沙龙 > 薪火学术沙龙 > 薪火目录 > 正文

薪火目录

第六期 | 孙彬:中国的哲学概念与日本近代的和制汉语

时间:2016-03-24 11:55:28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学者开始致力于将西方哲学思想翻译介绍到日本。他们在译介西方哲学概念范畴时采取从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以及古典中摘取关键字并重新加以编排的方式创译了许多诸如“哲学”、“社会”、“心理”、“理性”、“感性”等生命力极强的“和制汉语”词汇。这些“和制汉语”词汇又通过晚清末期赴日留学生与学者们的沿用被重新介绍引进到中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和制汉语的“逆输入”,这些词汇直到现在仍被人们广泛使用。近年来,中日学界出现相当一部分关于“和制汉语”的研究。例如:森冈健二(1979)(1983)、佐藤喜代治(1993)、陈力卫(2002)(2005)、朱京伟(2002)、崔崟(2007)等。然而,正如朱京伟在其研究中所提出那样,“近代和制汉语的制作与汉籍的关系并不紧密,因此与其从词源方面进行研究,不如基于词语的构造进行其性质的研究”,迄今为止关于“和制汉语”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语言学的角度,从哲学思想的角度尤其是中日哲学思想传承的角度来进行的关于哲学方面“和制汉语”研究仍然很少。

西周被学术界誉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是日本西学东渐史上的第一人,他同时也是第一个正式将西方哲学思想系统地介绍到日本的学者。“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哲学用语大部分都是西周等人在明治初所翻译创作的”(中山茂),经西周之手译出的诸如“哲学”等译词已经成为日本乃至中国学者在表述哲学概念时所不可或缺的依据。

本次沙龙以西周所译介的“哲学”一词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尝试揭示出西周对“哲学”一词的翻译过程,并试图分析不同阶段的翻译背景与原因,从而揭示在其译介西方哲学之时,中国传统哲学概念和范畴作为重要的参照和依据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主讲人:孙彬

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师从魏常海教授,进行中日哲学比较研究。现就职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主要研究兴趣为日本哲学史、日本近世思想史、近代中日哲学译词研究、和制汉语研究、近代东亚学术交流史。已出版学术专著一部《西周的哲学译词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翻译出版《日本文化中的恶与罪》等译著多部;并在CSSCI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包括《论西周从“philosophy”到“哲学”一词的翻译过程〉》、《西周对中国传统哲学概念“性”的译介研究》、《论白居易对的影响研究》;担任中华日本哲学会理事;主持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

主持人:隽雪艳

时间:2016年3月24日周四 15:30-16:30

地点:文南楼204会议室

Copyright © 2017 清华大学.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邮编: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