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重拓(KURASHIGE Taku),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方向为东亚现代思想、中日现代文学与中日美关系。在中国和日本的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包括:《日本鲁迅研究批判序说:鹿地亘与竹内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10期)、「『風土』と「転向」:和辻哲郎による左翼思想への駁論を考える」(『初期社会主義研究』第30記念号)、《试论鲁迅对“转向”的看法:以日本友人访谈录中的相关记载为主》(《文学评论》2019年第2期)等。荣获清华大学2022年度教学优秀奖。担任日语专业“日本文化概论”、“日本语言与媒体”、“日语翻译”等多门本科课程教学。
国际视野、结缘清华
仓重老师本科期间去往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进修国际关系专业,2003年,在美国求学的他在新闻上目睹了伊拉克战争的开头,于是开始着手研究中东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由于在美国生活,同学们也都来自世界各地,彼时仓重老师就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在世界变得越来越重要。毕业之后,他独自一人来到了北京。作为一个日本人,首先要从历史来了解中国。为了追寻日军侵略战争的遗迹,一句中文都不会的仓重老师,靠着在纸上写汉字来寻路打听,他硬是北起黑龙江、吉林、辽宁、过渤海来到山东。
一个深秋的傍晚,仓重老师随便登上了一辆公交车,听到车到站喇叭里播了“圆明园”,便下了车,那是圆明园的南门,穿过一个十字路口,仓重老师就看到了清华西门。“哦,那就是很有名的清华,以前就有所耳闻,没有想到就这样有了初次见面。”仓重老师回忆说,那时天色已晚,便没能踏入清华,更没想到日后会在此处求学、研究、工作十多年。而后来,决定来到中国进修的仓重老师回忆起这一面之缘,便毅然将清华作为了自己的目标。
2011年仓重老师成为了清华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直到2020年取得中文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仓重老师在清华求学研究了九年。回忆起清华的求学经历,他不由得感慨清华大学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平台的优秀丰富。他回忆起2011年柄谷行人(Karatani Kojin)访问清华时,他有幸负责为柄谷先生翻译,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都有和优秀学者面对面交流学术观点的机会,对于仓重老师而言,是非常难忘的经历。除此之外,仓重老师还得到许多“大师父”的教导,中文系的汪晖、王中忱老师还有外文系的王成老师。
从过路清华、求学清华直到能够留校任教,仓重老师用“母校”一词来代指清华、用“荣幸”一词来感谢自己的经历,用“要向清华报恩”来指导自己的“教与研”。
倾力课堂、自成风景
作为学生的仓重,在心里就种下了向往课堂的种子。求学的时候,自己在汪晖教授课堂上旁听的经历,依然让仓重老师念念不忘:“我赶上了(那个时代),没有那时候的经历,就没有我”。
提起第一次登上讲台的经历,仓重老师一瞬哼出了上课的铃声。他说“学生的表情是一道风景”、“讲台就是舞台”。站在讲台上,和此前坐在台下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学生在做什么、是否愿意听、自己讲得好不好,全部都可以通过微表情和小动作看出来。
“很简单的一条标准——我要让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不看时间。”仓重老师说这是自己作为“菜鸟老师”的时候,给自己立下的一条课堂标准。他尽量让自己讲得幽默,谈到日本的文化、特有的熟语时,他也常常手脚并用,眉飞色舞。看到他一脸严肃的、永远身着正装进入课堂,同学们也许还不在状态;但是每每在讲课到尽兴,又总是解开衬衫最上面的扣子,开始擦汗,让台下的学生不自觉也就忘记了时间。有一次,仓重老师的课堂正好遇上了日本与美国角逐世界冠军的棒球赛。在课间和班上喜爱棒球的同学们一起看起了这场比赛的仓重老师,上课铃一响便稍带遗憾地叫停了观赛活动,回到了讲台。课上到一半,一位同学高兴地喊出了“日本赢了”,仓重老师虽然轻轻批评了他上课看比赛的行为,语气却难掩兴奋,脸上也露出了与他同样高兴的神采。这就是仓重老师的课堂上的“メリハリ“(形容张弛有度)
对自己的课非常受欢迎,仓重老师也十分谦虚:“我是外国人、再加上我很友善,所以很幸运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而后面,要求会更严,我要更加地努力。”日语当中老师写作汉字“先生”——就是先前出生的人。在每一个同学的人生当中,都会有很多的前人——家人、前辈……当然最重要、受教最多的往往就是老师。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在东亚文化中“先前出生的人”对“后来出生的人”所承担的责任,颇为受到重视。为此,仓重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最关注的就是自己除了书本之外,还能给同学们带来怎样的收获。在日语专业的课堂上,仓重老师总是会想办法给同学们纯正的母语环境,从邀请日本留学生来到课堂和同学们一同练习口语、纠正发音,再到带领同学们去日本企业参观实地了解日本企业文化和商务日语交流环境,仓重老师的课堂从来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身体力行,让同学们切实体会到语言文化的差异、学好为人处世的道理、夯实不同视角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
课堂之外的仓重老师,也是同学们可亲可敬的大先生。今年暑假,仓重老师带队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海外社会实践,和日新书院的同学一同回到自己的家乡。面对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仓重老师开始着实感到紧张——“怎么照顾好他们?让清华的同学在自己的家乡有所收获呢?”,尽管带队的不是自己专业的学生,可是听到日新的同学在不断以其它人文学科的角度,向自己提出有关日本的问题、并且试着了解日本时,仓重老师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满足。他耐心解答,在东京的地铁里、京都的古寺中……一个个渴望看世界的眼睛,在那一刻看到了绝美的风景。“同学们提的问题,让我兴奋异常,给我带来了不少的启发”。
作为老师的仓重,也站到了那个他向往的讲台,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是风景;殊不知,他和他的课堂,也成了伫立于清华的一道美景。
以身为桥,连接中日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俯下身来,成为连接中日的桥梁”
仓重老师来到中国后的学术旅程,开始于成为连接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一衣带水却相互缺少了解的邻邦的桥梁的梦想。然而,在谈起自己现如今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感想时,仓重老师脸上不禁有了些落寞的神情:“我本来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日本更加愿意了解中国,然而我怕是不能做到,近期甚是有些不敢去做了。”
仓重老师认为,日渐发展的中国对日本有着越来越重大的意义,而许多日本人却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日本人对历史的反思也远远不如以前,所以对他来说,在日本的大学校园上跟本地的同学与学者进行交流,可能相当困难。为此,仓重老师衷心感谢母校清华大学给他提供如此优质的教学与研究的平台。
在研究方面,仓重老师着眼于对中日关系有着深远影响的近代史——并以1920到1930年代前后的中日文学和现代思想史作为研究的重心。在清华大学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近十年期间,他将一半精力倾注在研究日本现代文学以及思想方面,致力于进一步探讨“民族”与“阶级”等东亚现代思想史上的难题。仓重老师的博士论文,即在东亚思想史比较的框架下用“转向”概念探究中日左翼文学运动的根本差异,挖掘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重要文献,开拓了相关研究的新领域。此外,除中国和日本外,还有着美国留学经验的仓重老师借助自己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和通过多语种进行研究的能力,完成了一系列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他的研究在《文学评论》等诸多刊物上均有发表。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仓重老师怀揣着梦想在异国他乡默默耕耘数十年,用行动践行着人文日新,致力于两国文化互相交流借鉴。尽管当下的仓重老师带着些许踌躇,但在清华的校园里,已然有着这样一个外国先生,在课堂上神采奕奕、在研究领域耕读不辍,把人生数十年的喜怒哀乐、得意和落寞亲笔写在清华的课堂和研究的成果当中。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中日互相学习、人文精神洋溢的时代,看到仓重老师的成果,化成一道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桥梁上,是川流不息的思想争鸣、文艺荟萃。
采访人|郭子航 邱昊炜
编辑|沙克尔江
审核|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