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院系动态

陈湘静:《了不起的盖茨比》——重写美国创世神话

时间:2024-10-03 09:52:19

9月20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外文系、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英美文学经典的人文理解”系列讲座第三讲在文南楼204会议室顺利举行。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陈湘静以“《了不起的盖茨比》:重写美国创世神话”为题进行演讲。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来自校内外约250名师生聆听了讲座并参与讨论。讲座由清华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曹莉教授主持,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平萍教授担任与谈人。

讲座围绕文学批评方法、小说中的象征与隐喻、美国梦、现代性、地域文化想象等议题,展开了丰富的介绍和分析。陈湘静首先梳理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文学批评史,并举例详细说明形式主义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和传记批评方法如何应用于这部小说。

陈湘静讲座

接着,陈老师对小说中的带有神话意味的意象进行了深入解读,揭示这些意象蕴含的宗教性意味,阐释它们的现代性批判的内涵。例如,菲茨杰拉尔德以农场、花园、麦子等意象来描写“灰烬之谷”(Valley of ashes),书写了自然的腐朽和颓败,这是对浪漫主义文学中自然意象的反写;“土灰色的人”(ash-grey men)这一形象是对宗教的反写,上帝创造出来的不是人,而是像灰烬一般堆积出来的存在;广告牌上T. J. 埃克尔堡大夫的眼睛是对上帝的隐喻,冰冷地俯瞰毫无生机的世界;同时,小说对汤姆“稻草般的头发”的形容,呼应了T.S. 艾略特的诗歌《空心人》(The Hollow Man),描述了战后文明倾颓之下的人的无意义的空心状态。陈老师认为,以上这些描写以及小说中由盛夏转为秋天的季节转换以及高频出现的鬼魂和死亡的意象,都呼应了现代主义文学中自然的枯萎、死亡和凋零。

埃克尔堡大夫的“上帝之眼”

对盖茨比的人物塑造也充满宗教的隐喻。陈湘静指出,圣杯、天梯、上帝之子等意象和典故的运用,都暗示着盖茨比个人奋斗中蕴含的宗教内涵,这体现了在一个宗教已然消失的世界中寻找替代性的精神寄托和意义的尝试。盖茨比身上凝聚的是美国的创世者(the American Adam)的形象,是一个摆脱了一切祖先、家庭、血统的束缚、具备独立精神和远大雄心、自力更生的孤独个体,这种全新的个性和冒险精神与美国西进运动中边疆开拓者的形象紧密相关。

“灰烬之谷”的废墟意象

演讲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小说呈现的美国梦的根基及其悖论。陈老师提到,美国梦建立在托马斯·杰斐逊对农业社会的想象上,即每个人通过在土地上勤勉劳作而获得回报、积累财富,并且在温和民主平等的政府下实现民主共治的理想。它在历史上体现为西进运动的拓荒者精神。但是当盖茨比将这种西部拓荒精神和重农主义理想带到美国东部的大都市中,却导致了个人奋斗的最终失败,这是对西部神话和美国梦的反转。小说中西部和东部的对比,也体现出具有稳定家族传承和社会关系归属的前现代农业社会与以金融业著称、汽车横行、充斥着各种移民的动荡漂泊的东部大都市的对比。美国梦的悖论在于它既强调个人的奋斗活力(如盖茨比这类的下等人和移民注入的活力),同时又强调稳定的道德核心和社会归属。因此,作为含有内在悖论的理想,美国梦在工业化时代或资本主义现代性中是无法真正实现的。19世纪末以来西部边疆的封闭,意味着不再有足够的自然空间供个人开拓垦殖实现美国梦,个人只能在封闭的阶级社会和资本主义现代性中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自我(包括不道德的非法的手段),个人面临的是道德失序的世界。因此美国梦最终以绿灯的形式在小说中呈现,暗示着盖茨比的美国梦已经留在遥远的过去。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绿灯

与谈环节中,国防科技大学的石平萍教授就美国梦的议题进行了点评。石平萍认为,对于农耕时代的过去与城市化时代的发展,作为叙述者的尼克比盖茨比更清醒地意识到这样的美国梦在当时是不可能复活的。石老师还指出非常欣赏盖茨比对爱情和理想的献身精神,陈湘静认为,盖茨比对爱情的坚持体现了其清教徒的特质,即生命中必须要有意义以支撑,即使意义濒临破产,仍旧愿意为此意义献身以证明努力的价值。曹莉教授指出,美国新老移民的不同、美国短暂繁荣的“爵士时代”、不同时期的美国梦的根基等议题都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曹莉还补充道,汤姆和黛西的漂泊具有一种无目的性、灵魂无处安放的特质。线上线下的同学也围绕小说中的“南欧”、美国梦的地域流动性、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与美国农业社会所延伸出的不同文明理念展开热烈讨论。

最后, “清华大学欧美文学论坛”发起人、“英美文学经典的人文理解”系列讲座策划人曹莉代表线下线上的全体听众感谢陈湘静的精彩演讲与石平萍的与谈。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道日娜

图 | 李敏 陈湘静

编辑|沙克尔江

审核|高阳

Copyright © 2017 清华大学.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邮编: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