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 外文学术沙龙 > 薪火学术沙龙 > 薪火目录 > 正文

薪火目录

外文系举办第52期“外文学术沙龙”

时间:2022-12-05 14:53:57

2022年12月1日,清华大学外文系“外文学术沙龙”第52期线上举行。清华大学外文系博士后吴娟娟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文学朝圣之旅的纵深诗学:佛罗伦斯·艾思柯的长江之行”的学术讲座。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各兄弟院校共170余位师生参会聆听。本次沙龙由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生安锋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黄丽娟任评议人。

吴娟娟进行讲座

吴娟娟将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世界主义者佛罗伦斯·艾思柯(中文名“爱诗客”,Florence Ayscough,1878-1942)的游记《中国镜子》(A Chinese Mirror,1925)置于英语旅华书写的历史脉络之中,着重强调艾思柯“纵深诗学”(Vertical Poetics)的形式革新、叙事特色、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吴娟娟首先阐释 “旅行书写研究”(Travel Writing Studies)的概念,指出纵深旅行(Vertical Travel)相较于传统横向旅行(Horizontal Travel)的差异与理论贡献。随后,她详实介绍了艾思柯的生平经历,深入探讨了艾思柯如何在旅华书写之中突破欧洲中心主义的桎梏、投射世界主义的伦理观。吴娟娟指出,艾思柯的长江旅行书写通过模仿中国古人的江河日记,实现了纵深诗学的形式革新,营造出旅行者在特定时空体中的空间位移效果,彰显了史、地、文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艾思柯在旅华书写中所体现的互文、复调、怀古、比较等创新性叙事策略,以对话式的风格呈现出复杂多样、丰满立体的中国形象,建构了具有高度伦理关怀与跨文化价值的纵深诗学,也反映出艾思柯对于西方殖民现代性与欧洲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与强烈批判。因此,艾思柯的《中国镜子》可被视为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主义实践的生动案例,对跨文化研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黄丽娟进行点评

黄丽娟教授对吴娟娟的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黄教授高度认可吴娟娟采用的理论方法,她以中国学者的文化主体身份研究英语世界的女性来华旅行记述,打破了西方学界欧美中心主义的研究视野,为国内的旅华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路径。她还肯定了吴娟娟的思辨能力,通过时间维度的历史记忆、古诗互文、微观觉察(microspection)等角度,吴娟娟有效地呈现出艾思柯旅华书写的独特性,揭示出艾思柯将个人感性与文学诗性的有机结合,分析巧妙、视角独到。吴娟娟在研究方法层面新旧结合、互为补充,实现史思交融、中外互照,避免了西方学者常常陷入的本质主义窠臼,充分体现了她脚踏中西、贯通古今的学术视野。

沙龙最后,师生就“旅行书写”、“精神旅行”、“跨文化视角”等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且深入的讨论。

文|徐佳萌

 图| 沙克尔江



Copyright © 2017 清华大学.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邮编:100084